11月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譚光明調研武漢植物園,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司、濕地司、荒漠司、武漢專員辦及其他相關司局、部門負責人參與調研。湖北省林業局副局長黃德華,武漢植物園主任王青鋒、副主任劉宏濤等陪同調研。
王青鋒向譚光明一行介紹了武漢植物園總體情況,以及在武漢國家植物園創建、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等方面的工作進展。
在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譚光明詳細了解了資源圃保育的濕地植物、水生植物以及“十四五”期間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的優化升級方案。多年來,武漢植物園針對國內外水生植物資源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收集與整理,尤其是對包括中華水韭、水蕨、海菜花等珍稀瀕?;蛱赜兴参镞M行了重點收集和保育,建立了遷地保育國內外水生植物400余種的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同時以高山沼澤、河流、水庫和湖泊等內陸典型濕地為對象,積極開展濕地生態學、水生植物學等相關的基礎理論與科技應用研究,有力支撐了我國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的管理、保護與修復工作。
在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譚光明對武漢植物園在獼猴桃新品種培育、產業化推廣及科技扶貧成果給予高度評價。武漢植物園先后選育了47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黃、綠肉獼猴桃新品種,東紅、金桃和金艷等新品種在國內累計推廣種植面積達66.5萬畝,技術輻射覆蓋200余萬畝,先后在10余個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建立近30個科技扶貧示范基地,帶動20余萬貧困人員就業,創社會年經濟產值100億元以上。
在藥園,他了解了藥園花境的建設歷程。作為國內外保育藥用植物最多的專類園之一,藥園收集藥用植物1500余種。2021至2022年,武漢植物園新建成300平方米的藥園花境,保育藥用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與芳香植物200余種,每個分區均有不同主題,既獨立成景,又連綴成片,呈現出四季可賞、步移景異的園林景觀。
譚光明對武漢植物園的相關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他提出,要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濕地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形成更為豐富的理論成果;要圍繞推進濕地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更為豐富的科研成果;要圍繞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努力形成更為豐富的工作成果。
譚光明一行考察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
考察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
參觀武漢植物園園史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