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一行赴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調研定點幫扶工作并召開座談會。中科院科發局、昆明分院、地化所等單位負責同志和地方有關同志參加調研。武漢植物園紀委書記徐紅革、科研處及相關學科組工作人員陪同調研。
在蟠龍鎮百車河濫窖田獼猴桃產業基地,獼猴桃種質資源與育種學科組李大衛副研究員向調研團隊介紹了武漢植物園幫扶水城區獼猴桃產業情況以及開展鄉村振興的工作計劃。隨后,張濤深入獼猴桃種植園與當地種植戶晏庭銀面對面展開交流,實地了解了武漢植物園產業幫扶成效。張濤表示,水城區獼猴桃產業幫扶成果是中科院服務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今后要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帶領農民增產增收,帶動鄉村振興發展。
在隨后召開的中國科學院定點幫扶水城區工作座談會上,武漢植物園系統生態學學科組組長、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專家組組長張全發研究員匯報了《六盤水市2030年前碳達峰實施方案》編制工作進展情況。
張濤代表中國科學院黨組向曾經在脫貧攻堅一線戰斗、如今又為水城鄉村振興事業持續奮斗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誠摯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他強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仍然是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決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要多措并舉持續助力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從全產業鏈來謀劃和布局幫扶事項,因地制宜幫助培育壯大特色產業;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堅持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之路;要繼續發揮中科院科技智庫作用,高質量完成《六盤水市2030年前碳達峰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服務幫扶地區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加強基層黨建,積極推進組織振興和鄉村治理工作。
在院科發局和幫扶辦的指導下,在六盤水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武漢植物園在貴州水城區開展獼猴桃產業規劃、技術服務、品種引進等工作,推動全區獼猴桃種植面積由最初的近2萬畝發展到如今的10.5萬畝,帶動3.52萬戶群眾發展獼猴桃產業,幫扶脫貧群眾4800余戶,取得了顯著的幫扶成效,真正將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
中科院產業幫扶隊介紹鄉村振興
實地調研獼猴桃示范種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