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2年湖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省科技館新館舉行。省政府黨組成員邵新宇出席并宣布活動啟動。本次活動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為主題,由湖北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等16家單位聯合主辦,主場活動現場共設置31個展位,多個高校、科研院所等參展。武漢植物園依托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魅力非洲 多彩植物”為主題開展了科普活動。
31個展位各顯神通,為市民端出一道道科普大餐?;顒蝇F場,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參與科普體驗活動。武漢植物園通過現場展示、互動體驗等活動,向市民進行科普宣傳。
“哇,這個花太漂亮了!”在武漢植物園展位,花朵似火球的網球花、非洲人的“潔牙神器”烏干達十數樟等非洲特色活體植物引起市民的廣泛興趣?,F場展示了烏干達十數樟、網球花、沙漠玫瑰、大苞碩蓮、猴面包樹等非洲特色植物的花、葉、果實及標本。市民王女士說,早就聽說過非洲鼎鼎有名的猴面包樹,第一次觸摸猴面包樹的果實,感覺很神奇。非洲人牙齒為什么那么白?秘密就在于非洲人的“搗牙棒”烏干達十數樟,它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潔牙成分,科普人員的講解讓現場公眾大開眼界。武漢植物園還為公眾贈送了1000份非洲特色植物手冊,讓公眾了解大美非洲。中國科學家逐夢非洲是美麗的事業,也是艱辛的歷程,一旁的展板上,講述了中國科學家在非洲科考路上克服的種種困難?;顒蝇F場,武漢植物園帶領公眾共同領略非洲多彩植物,關注生物多樣性,也展示了在中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領域的合作成果。
啟動式結束后,出席活動的領導和群眾一起參觀主場科普展臺。在武漢植物園的展臺前,他們了解了武漢植物園對非科技合作的情況,并對武漢植物園長期以來利用特色資源開展科普工作表示肯定。
湖北省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將持續至本月底,活動期間,武漢植物園還將舉行“荊楚科普大講堂—話說曇花”、“生物多樣性科普惠民進鄉村”等活動,帶動廣大公眾參與科普活動,了解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樂趣,感知科學精神,提升公眾科學文化素養,共同營造愛科學、學科學、傳播科學的環境。